《鶴唳華亭》中,羅晉飾演的蕭定權成為了最慘太子,不僅哥哥齊王一直覬覦自己的太子之位,連父親也不喜歡他,總是偏袒齊王。很多人都覺得奇怪,皇帝為什么不喜歡蕭定權呢?
劇集一開始,就揭示了皇帝蕭睿鑒與太子蕭定權的矛盾,確切地說,是皇帝對太子的厭惡。在《鶴唳華亭》電視劇的開頭,太子蕭定權單衣跪在雪地之中,瑟瑟發抖地向皇帝請罪的悲慘場景,令人印象深刻,而皇帝此刻坐在屋內淡定布子下棋,一副怡然自得的樣子,又讓人不禁懷疑,跪在外面的那位難道不是他的親兒子,為何皇帝要這么狠心地虐待太子呢?
既然讓他做了太子,為什么還要一再刁難呢?何苦非折騰他不可?其實這是《鶴唳華亭》整部戲,也是原著小說的核心所在。皇上并不是不喜歡太子蕭定權,而是不喜歡蕭定權背后的外戚力量。
蕭定權的母親是皇后顧氏,而顧氏是此時權傾朝野的外戚大家族,皇帝早有心鏟除顧氏,但由于投鼠忌器,不得不小心行事。
之所以讓蕭定權的母親做皇后,讓蕭定權做太子,完全是因為顧氏的力量,比如劇中蕭定權的舅舅,劉德凱飾演的顧思林,就是執掌兵馬的朝中要臣,從皇帝本人的角度出發,他自然不愿意長期養虎為患。
在最新的劇情中,皇帝道出:“太子是什么身份?他母親,配天皇后,他是朕的嫡長子,宗教、禮法全站在他身后,還有他舅舅的二十萬大兵。掘地三尺,也要把那些事挖出來給老師陪葬。”
這句話看似稱贊太子,其實只是道明了事實,也解釋了皇帝為何如此忌憚、刁難、不喜太子的原因。
皇帝不喜歡太子身邊的團隊實力,以及娘舅外戚的力量。我們太子的母親是皇后顧皇后,也就是顧思林的妹妹,當時顧家權傾廟堂的外戚家族,皇帝忌憚,有心消除隱患,但是顧家掌握兵權,有心消滅奈何實力不夠,既然不能處置,那就拉攏,這樣太子的母親就做了皇后,順而她的孩子做了太子。
根據小說的佐證,當時太子的母親,喜歡并不是皇帝,而是皇帝的哥哥,這就再次在皇帝心中結下了芥蒂。
所以,大家又是怎么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