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辦好新時代的“大思政課”
準確把握“大思政課”的深刻內涵,研究探索“大思政課”的方法路徑,對于推進思政課改革創新、培育堪當大任的時代新人意義重大。
2021年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會議的醫藥衛生界教育界委員時說,“‘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現實結合起來”,“思政課不僅應該在課堂上講,也應該在社會生活中來講”,這為辦好“大思政課”指明了方向。
筆者認為,理解“大思政課”的豐富內涵,重點在于理解好“大”之意蘊,即思政課視野要大、目標要大、格局要大、陣地要大、作為要大。
一是要有大視野。思政課是進行思想建設的課程,不能像常規的知識教育課程那樣僅聚焦在某一專業領域,需要有更開闊的視野和更開放的思維。思政課的教學內容涉及歷史和現實,關聯國內和國際,覆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等各領域,兼具政治性、思想性、學術性和專業性。當前,我國正處于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已經開啟,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辦好思政課,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中來看待,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高度來對待。落實“大思政課”理念,就要不斷推動思政課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課程定位融入大局、教育思路緊跟大勢,真正把思政課辦成學生成長的人生大課、各方協同的社會大課、常講常新的時代大課。
二是樹立大目標。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在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過程中至關重要、不可替代。思政課的一個重要職責就是開展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當代中國的鮮明主題,我們黨正帶領全國人民朝著這一目標不斷邁進。現在的青年學生正是推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關鍵一代,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代。在新時代的大背景、大使命下,思政課承載的歷史責任更大、面臨的歷史機遇更大、面對的困難挑戰更大,必須堅定更大的信心決心,樹立更高的目標導向。落實“大思政課”理念,就要緊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主題,把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作為思政課的育人目標,以更強的責任感、使命感,促進學生全面成長,砥礪學生使命擔當,引導學生明大德、悟大美,立鴻鵠志、做奮斗者,助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偉業。
三是建設大格局。思政課建設是一項十分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多主體密切合作、多方面協同發力。黨的十八大以來,思政課工作體系不斷完善,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有關部門各負其責、全社會協同配合的工作格局加快建立,全黨全社會努力辦好思政課、教師認真講好思政課、學生積極學好思政課的良好氛圍逐步形成。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完善辦好思政課的體制機制,進一步細化辦好思政課的政策措施,讓近年來的思政課建設成果制度化、系統化、常態化十分必要。落實“大思政課”理念,就要推動思政課工作格局再拓展、工作機制再優化、工作力量再加強、工作水平再提升,統籌推進課堂教育、校園浸潤、家庭熏陶、社會影響,唱響教師學生互動、家庭社會協同、課上課下同步、網上網下融合的大合唱,構建起資源力量充裕、內生動力充盈、功能作用充分的新時代思政課新格局、新機制、新生態,為實現“中國夢”夯實思想基礎。
四是筑牢大陣地。課堂教學是思政課的主渠道,其穩定性、針對性和直接性的特征十分鮮明,承擔著學生思想教育和價值觀建設的首要職責,是思政課陣地建設的重中之重。思政課教學要始終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教書育人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統籌好政治與學理、價值與知識、建設與批判、理論與實踐、統一與多樣、主導與主體、灌輸與啟發、顯性與隱性的關系,不斷打造思政課堂教學的升級版。要推動“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協同發展、同向同行,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促進“三全育人”落地見效。落實“大思政課”理念,就要著力構建思政課堂和社會實踐、網絡空間“一體兩翼”的新時代思政教育大陣地,推進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網絡新課堂結合起來,用社會實踐的大平臺為思政課持續注入活力,用網絡空間的新陣地為思政課持續拓展空間,用日新月異的時代篇章豐富思政課的大文章,讓思政教育在時間上無時不有、空間上無處不在、效果上直抵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