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0日凌晨,在江西省南昌市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南昌西動車所,動車組停靠在存車線上(無人機拍攝)。 新華社記者 萬象 攝
↑2019年1月20日,冬泳愛好者在吉林省長春市南湖公園冬泳(無人機拍攝)。 新華社發(許叢軍 攝)
↑2019年2月27日,山西省平定縣娘子關鎮坡底村村民李海芳在養殖合作社內撈魚(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 曹陽 攝
↑2019年3月26日無人機拍攝的北京世園會中國館。 新華社記者 王建華 攝
↑2019年4月10日無人機拍攝的北京慕田峪長城。 新華社記者 王建華 攝
↑2019年4月17日無人機拍攝的遼寧省沈陽市棋盤山火災現場。 新華社記者 楊青 攝
↑2019年6月25日無人機拍攝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航站樓。 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
↑2019年7月23日21時20分,貴州省水城縣雞場鎮坪地村岔溝組發生一起特大山體滑坡災害。這是7月26日無人機拍攝的山體滑坡現場。 新華社記者 陶亮 攝
↑2019年8月3日,在福建省福清市沙埔鎮舉行的首屆福清開漁節上,漁船駛向大海(無人機拍攝)。 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2019年8月27日無人機在貴州省平塘縣拍攝的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全景(拼接照片)。 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 攝
↑2019年9月20日,在內蒙古阿魯科爾沁草原,當地企業在組織機械收割苜蓿(無人機拍攝)。 新華社記者 劉磊 攝
↑2019年10月9日,工人在山東省無棣縣境內的魯北鹽場鹽池中收獲海鹽(無人機拍攝)。 新華社記者 朱崢 攝
↑2019年10月10日,盲童王太樊利用午休時間在學校的操場上練習小號、背誦樂譜(無人機拍攝)。12歲的時候,王太樊第一次在重慶市南岸區的校園里聆聽到交響樂,從此,他的雙手就在摸索世界之余,多了一把小號。音樂,帶給了他新的希望。 新華社記者 劉潺 攝
↑2019年10月20日拍攝的新疆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吾格亞提盤山公路(無人機拍攝)。盤山公路從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縣城到瓦恰鄉,海拔超4200米,全長36公里,最大落差近1000米,被當地人稱為“高原天路”。 新華社記者 丁磊 攝
↑2019年10月26日,游客騎著駱駝在新疆尉犁縣羅布人村寨內欣賞沙漠美景(無人機拍攝)。 新華社記者 趙戈 攝
↑2019年11月23日無人機拍攝的通往阿土列爾村峭壁上的鋼梯一角。阿土列爾村是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支爾莫鄉有名的“懸崖村”。曾經,這里的村民要順著藤梯攀爬落差800米的懸崖絕壁才能走出大山。2016年底,2556級牢固結實的鋼梯取代了藤梯,村里的出行條件大為改善,與外界的交流也日益頻繁。 新華社發(王曦 攝)
↑這是2019年12月1日無人機在位于南極大陸拉斯曼丘陵上的中山站附近拍攝的“雪龍”號(上)和“雪龍2”號。 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攝
↑2019年12月5日,多臺施工機械設備等待通過米-26重型直升機吊運至布拖縣阿布洛哈村(無人機拍攝)。為了打通大涼山最后一條通村公路——四川省布拖縣阿布洛哈通村公路,從11月30日開始,施工單位四川路橋集團克服高山峽谷、天氣多變等不利因素,租用一架米-26重型運輸直升機,將挖掘機、裝載機、潛孔鉆機等修路設備從布拖縣城吊運到阿布洛哈村,為兩端分頭掘進施工提供大型機械保障。 新華社發(王曦 攝)
↑2019年12月6日無人機拍攝的貴州省貴陽市霧景。 新華社記者 劉續 攝
↑2019年12月8日無人機拍攝的西藏雅魯藏布江兩岸美景。 新華社記者 普布扎西 攝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新華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