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不定倔老頭的壹讀君 | didi
2月28日,一位網友在新浪微博發布拾荒老人被打的視頻,引發眾怒。
這個視頻發生在天津市紅橋區咸陽北路街道一小區內,街道綜合執法與物業公司聯合清理小區里堆積的雜物,為了不讓拾荒老人繼續放東西,采取了暴力手段。
從媒體曝光的畫面看出,物業的工作人員下手毫不顧忌,掐脖子、側身摔,整個過程非常粗魯。老人被摔倒后也沒有放棄,而是坐在地上扣好帽子,爬起來想要繼續維護自己的東西,努力幾次后失敗,車子還是被推走了,老人無助地坐在地上。
網友看了難受得不行,強烈譴責摔老人的工作人員:
“你家沒有老人嗎,為什么要這么對他?”“捐款的是他們,被打的還是他們。”
“他們只是想要努力地活下去啊!”
網友的憤怒得到了回應。2月29日,天津市公安紅橋分局公布對涉事者的處罰,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43條規定,對李某依法行政拘留十日,并處500元罰款。
網友們在討論處理結果的同時,也有人發現了新的盲點——老人堆放垃圾在消防通道,怎么勸都不聽怎么辦?
這個觀點得到了許多網友的認同,他們也有相同經歷,而且這些老人往往有一個特點:倔,特別倔,怎么勸都沒用!!
這代長輩的“倔”讓大家“深受其害”。
早在疫情初期,為了哄長輩們戴上口罩,我們千方百計、想方設法:
不戴口罩就不結婚?下次我用這個威脅我媽試試?
叔叔阿姨,你們到底為什么這么不聽話啊?!!(發出吶喊)
盲目的文化慣性
不管你多大年紀,對于父母來講,永遠是他們的孩子。
老人本身有一段漫長的社會經歷,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生活方式和經驗,積極或者消極的,總結了一些成功或者失敗的教訓,由此產生了對于事物的主觀態度。當這種主觀態度不適合當前客觀環境時,老人有時無法適應,表現出來就是明顯的固執。
這里有一個“文化慣性”的概念:
文化慣性指的制定一套行為、生活方式和習慣,并保持現狀的傾向性。
自信:經過考驗的生活技能會流傳下來。
距離:現有文化總比新文化更令人熟悉。
看法:其他文化未必有足夠好的名聲來說服別人接受它。
對于老年人來說,他們的生活方式是長久延續的,“我們那時候都是這樣做的”,這是他們的文化自信,所以常常抗拒新的方式,并在一個很長的時間內保持這種慣性。
舉一個較為抽象的例子,“中國人自帶種菜基因”,我們有著悠久的農耕文明,“種菜”這個生活方式流傳至今,甚至進入一棟棟單元樓:家家戶戶都會在陽臺上種種蔥。在國外,要想分辨哪棟房子住著中國人,就看門口院子里種的是花還是菜。
中國維和部隊進駐利比里亞,率先實現了“維和”“種菜”兩開花,行囊里除了老干媽、火鍋底料,就是蔬菜種子。盧旺達物資非常貴,大使館工作人員就在使館內種田,自給自足。
在撿垃圾這件事上,許多老人從小到大節儉成性,不舍得丟掉舊衣服、舊鞋子或者舊家具,即使后來生活在一個淘汰更新更快的環境中,依舊保留了這些舊時“生活慣性”,這種強大的跟現代社會格格不入的慣性,就表現為倔、不聽勸。
戴口罩也類似,長輩們的說辭還是那老一套:“非典我都過來了,那時沒事,現在也沒事!”
害,這令人難以剎車的慣性。
控制感的缺失
人衰老的過程,也是控制感逐漸缺失的過程。這里的控制感指的是個體對能夠控制自身的個人意愿的覺知。
其實控制感和我們須臾難分,我們——大多數時候都在做出選擇,進行決定。研究表明當人的控制感受到威脅時,個人會表現出負面情緒如生氣、狂怒和憤慨。而一個人如果失去了控制感則可能表現出悲觀、抑郁甚至絕望。
美國心理學家蘭格(Langer,E.J)和羅丁(Rodin,J)研究了控制感對于老人主觀感受的影響。結果發現,相比對照組老人,“責任感提升”組老人由于擁有更多的選擇權和自主權,可以自己照顧植物、選擇食物等,他們更快樂也更有活力,心情狀態更好。
“害怕變老”,是一把懸在所有人類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尤其一旦開始老化,整個人就力不從心,好像什么事都做不了,引發大量的沮喪與失落感情緒,此時就會產生焦慮,想要通過控制,找回一些安全感。
國內許多老人找尋的控制對象,基本就是那幾樣,撿垃圾、搗鼓菜園子、養養狗、跳跳操,有些老人性格比較內向,不愛好社交,撿垃圾可以延續勤儉節約的傳統,又可以找點兒事做,于是把這當成了一個主業來搞,沒地方放,只能堆在小區,造成現在的局面。
對于被迫失去自我決策權、控制感的人,如果他們擁有這種較強的自我責任感,就能提高對生活的控制感,生活質量會提高,生活態度也會變得更加積極。而物業整治,意味著他們要放棄這種控制感,重新落入無所事事的沮喪和焦慮之中,所以他們表現得“倔強”“不聽勸”,其實是在爭奪自己的控制權,不想失去。
解決這件事很簡單,盡可能地讓老人們在其他事件中“自己做主”,譬如根據1997年Kane等人調查顯示,老人特別希望自己能控制和選擇的活動包括就寢起床時間、飲食愛好、室友選擇、日常護理、財產支配、電話使用等等,不如就從這里開始。
生理原因
生理上的變化也是原因之一,澳洲昆士蘭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威廉·馮·希佩爾發現,在衰老的過程中,腦前額葉的靈活性與效率都會降低,而這正是大腦負責不相關信息的地方。
“認知靈活性”是指我們在生活環境發生變化時,作出相應調節的能力。例如辦公室搬到新的樓層,剛開始可能會跑錯樓層,一般人只會犯一兩次這樣的錯誤,但某些人可能需要更長時間適應。老年人的“認知靈活性”下降,導致他們不太能轉變想法,或者丟棄舊策略,需要很長時間才能適應新環境、接受新策略。
日常生活中,當我們發現一條路行不通時,馬上就會切換到第二條,但老人由于無法很快切換策略,總是限于不合理的處境中,看上去就是腦子轉不過彎、很不聽勸。
總而言之,老人的“倔”是一種心理和生理的雙重作用結果,生活中遇到倔老頭,不妨多給點耐心,大家都會老的,愛護他們就是愛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