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突襲,這是一次危機,也是一次大考。
1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
“在當前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嚴峻斗爭中,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必須牢記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團結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全面貫徹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要求,讓黨旗在防控疫情斗爭第一線高高飄揚。”
共產黨員,意味著什么?帶頭沖!帶頭干!
危難時刻,黨的力量始終挺在抗擊疫情的最前沿。
從最初僅有兩家傳染病醫院符合收治條件,到分批次緊急改建增加定點醫院;從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建成移交,到改建一批方艙醫院收治輕癥患者,在中央指導組推動下,武漢每天以增加3000張床位的速度推進。
如果以一個醫院1000張床位來計算,相當于一個月內建成了60個醫院。
這是何等艱難而又讓人嘆為觀止的工程量!
如果沒有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沒有全國各地的支持,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2020年3月13日傍晚,在武漢市硚口區寶豐二路和寶豐一路交匯的封閉路口,硚口區教育局下沉黨員干部值守檢查過往車輛行人。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周立新/攝
救命工程,舍命拼搏
44歲的盧炬接到通知,擔任中建三局三公司火神山醫院項目指揮長、黨支部書記,負責火神山醫院項目建設全面協調指揮。“提前1分鐘交工,就能提前1分鐘搶救病人!”盧炬帶領團隊,吃住在工地,戰斗在寒風冷雨中,說話嗓音嘶啞甚至一度失聲。
武漢地產集團接到指令,負責改建武漢國際會展中心、武漢客廳、洪山體育館首批3座方艙醫院。零經驗、疫情急、時間緊、人員缺、物資少、運輸難……1600多名設計、施工人員同步進場,多條戰線協同作戰,方艙醫院如期交付。
2020年1月28日,在武漢火神山醫院建設工地,來自中建三局的工人在加緊施工(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攝
一個個應急醫院、一張張床位的背后,是來自方方面面、成千上萬名建設者的嘔心瀝血、艱苦鏖戰。
逆行回城,站好崗位
這是一張“臨時通行證”。從荊州到武漢,距離300公里,車牌號:自行車。
這是一段4天3夜的歸程。不分晝夜、風雨兼程,原因只有一個:盡快返回工作崗位。
甘如意,24歲,武漢江夏區金口中心衛生院范湖分院醫生。
當她出現在醫院大門口時,領導和同事們先是驚訝,后是心疼。
“當時膝蓋都腫了,疼得不行。”甘如意說,經歷了騎自行車、搭車、步行,但從沒想過退縮。
2020年2月1日,在武漢金銀潭醫院,陸軍軍醫大學醫療隊隊員在黨旗前宣誓。陸軍軍醫大學醫療隊是解放軍率先支援武漢的三支醫療隊之一。這支醫療隊由150名隊員組成,其中包括92名黨員。來到武漢的前幾天里,58名非黨員隊員紛紛提交了入黨申請書。新華社記者 黎云/攝
“我看到許多黨員紛紛沖鋒在前,奮斗在戰疫一線,為了國家的安全、人民的健康,不怕犧牲,勇往直前,他們的事跡讓我對黨組織更加充滿了向往。”
返崗第一天,心靈受到深深震撼的甘如意,在工作間隙寫好了入黨申請書。9天后,她光榮地成為一名預備黨員。
堅守防控,夜以繼日
疫情大考,重在基層,難在基層。
社區是沒有硝煙的戰場,也是踐行初心使命的檢閱場。一名黨員干部就是一顆螺絲釘,釘在社區(村)防控第一線,構筑聯防聯控堤壩。
2020年2月22日,武漢市江岸區塔子湖街華匯社區中央華城小區,來自武漢地產集團的兩位黨員干部駐守在2棟樓下,忙著統計居民團購蔬菜、藥品信息。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李溪/攝
“你們都不用去,我去!”
武漢市武昌區徐家棚街水岸星城社區發現第一例密切接觸人員,誰配合醫生、民警上門,為其測量體溫?33歲的社區黨委書記彭婧對社區工作人員大聲喊道。
她說:“我也怕感染,但再怕也不能退縮。如果必須有一個人倒下,那只能是我。”
“關鍵時刻,我們要當群眾的主心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