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子湖畔,北山街84號院內,在陰陰綠樹掩映下,一棟依山而建的青灰色二層小樓樸素低調。
“五四憲法”歷史資料陳列館。郭其鈺 攝
一派湖光山色中,新中國第一部憲法——“五四憲法”就在這里誕生,從此開啟了社會主義中國依憲治國、依法治國的新征程。
“治國,須有一部大法”
1953年12月,毛澤東率憲法起草小組成員離京赴杭,在西湖邊度過77個日夜,起草完成新中國第一部憲法草案初稿。憲法初稿也因此有了一個浪漫的名稱——“西湖稿”。
2016年12月4日,第三個中國國家憲法日,中國第一家以憲法為主題的陳列館——“五四憲法”歷史資料陳列館在北山街84號建成開放,更多關于“五四憲法”的記憶被喚醒。
“治國,須有一部大法。我們這次去杭州,就是為能集中精力做好這件立國安邦的大事。”一進陳列館,毛澤東在赴杭途中說的這句話便映入眼簾。一座城市和一部大法從此結下了不解之緣。
“五四憲法”歷史資料陳列館還原當時場景。郭其鈺 攝
陳列館還原了毛澤東當年起草憲法時的辦公場景,桌子上的一摞摞各國憲法文本和資料,印證其“搞憲法是搞科學”的論斷。館內陳列的諸多憲法修改手記,也從細節處反映憲法修訂過程中的謹慎與用心。
“在‘西湖稿’起草過程中,每一章每一節每一條毛澤東都親自參加討論,對草案內容反復進行研究和論證,許多條款還是他親自起草的。”“五四憲法”歷史資料陳列館黨支部書記魏凌俊介紹。
“五四憲法”歷史資料陳列館還原當時場景。郭其鈺 攝
陳列館的講解中,有這樣一組數據:1954年6月14日憲法草案正式公布后,全國各界共有1.5億余人參與了憲法草案的學習討論,共提出118萬多條修改、補充意見和問題。
“占全中國人口四分之一的公民參與憲法制定,這在世界制憲史上是極為罕見的。”講解員說。
1954年9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獲全票通過,故稱其為“五四憲法”。
憲法宣誓墻。郭其鈺 攝
法治潮涌之浙江大地
法者,治之端也。法者,天下之程式,萬事之儀表。“五四憲法”雖已成為歷史文獻,但其蘊含的法治精神、法治價值歷久彌堅。
2006年4月,浙江省委作出法治浙江建設的重大決策,率先開始法治建設在省域層面的實踐探索。
“法治浙江是在遵循國家法治統一原則下部分經濟先發地區法治先行的實踐探索和理論創造,這一決策的作出,充分體現了浙江對法治在治理中基礎性地位的認識。”浙江省委黨校教育長、教授、博導駱梅英表示。
十五年來,從“八八戰略”部署法治浙江建設,到全面深化法治浙江建設,再到努力打造法治中國示范區,浙江堅持改革與法治雙輪驅動,為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各領域發展提供了不竭動力和內在定力。如浙江始終把民眾滿意率作為衡量法治政府建設的一把標尺。
在駱梅英看來,“浙江的法治政府建設,最大亮點就是在人民需求與法治供給之間探索建立良性互動的實踐。”
撫今追昔,在新中國第一部憲法誕生之地,西子湖畔的人們看得見過往,更勇于改革,憧憬著未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