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臨檢疫、檢測體溫、核驗健康申明卡、進行初步流行病學調查,完成第一道審核之后,有異常的入境旅客要到等候區做進一步詳細的流行病學調查;沒有異常的再次進行測溫,如有發熱癥狀將通過120專用通道送到指定發熱門診,而如果癥狀不明顯但有旅居史、存在較大風險,將啟動“130模式”直接轉運至指定隔離點,集中采樣檢測,再做后續處置。這是上海海關工作人員在浦東國際機場值守“國門”一線的“規定動作”。
當前,境內本輪疫情流行高峰已經過去,但境外疫情正在加劇蔓延,我國要繼續防范本土病例零星散發和境外輸入病例傳播的雙重風險,牢牢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防控策略和應對舉措,增強防控措施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筑起應對境外疫情輸入風險的堅固防線。
為有效應對當前疫情防控的階段性變化,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相關派駐紀檢監察組聚焦國際疫情快速蔓延帶來的輸入性風險,督促完善數據共享、信息通報和入境人員核查機制,緊盯交通運輸、口岸檢疫等各個環節,確保各項防控措施落實落細落到位。駐海關總署紀檢監察組制定專門監督工作方案,每日向重點隸屬海關主要負責人了解掌握防控措施落實情況,安排專人通過“監控指揮中心”平臺,每日對全國海關各口岸現場疫情防控工作情況開展遠程監督,發現問題及時推動整改。
精準有效監督有力推動防控措施更加科學嚴密。海關總署動態調整口岸重點防控國家和地區,運用大數據技術開展風險分析,確定重點航線、重點航班和重點人群,在口岸開展精準布控攔截,嚴格落實“三查三排一轉運”等檢疫措施。交通運輸部下發通知要求繼續暫停所有公路口岸的國際旅客運輸服務。民航局出臺調減國際客運航班的“五個一”新政策,即1家航空公司在1個國家內保留1條航線,1周不超過1班。
多項新舉措合力顯示防控實效。據統計,通過飛機上的檢測,對1626名旅客采取了客艙內的隔離措施,并在落地后移交海關檢疫部門。“將外防輸入作為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科學、精準、高效的措施,加強口岸衛生檢疫、優化入境通關流程,與地方攜手實現閉環管理,堅決遏制疫情通過航空口岸擴散蔓延。”海關總署衛生檢疫司副司長宋悅謙說。
多地防控舉措也進一步升級。從3月23日零時起,所有入境北京的航班由天津等12個指定的第一入境點入境。截至3月29日,累計調整入境北京航班總量100班,涉及到23157名旅客,其中在第一入境點經過檢疫之后不符合條件留滯的旅客達19207人,留滯比例達到82.9%。“從這個比例來看,已經達到政策初衷,極大地降低了北京口岸境外疫情輸入的風險。”中國民用航空局運輸司二級巡視員靳軍號表示。
為牢牢把住“第一道防線”,地方各級紀委監委緊盯入境關口,督促職能部門各司其職,加強對口岸入境人員的管理和排查。北京市紀委監委及時向嚴格進京管控聯防聯控機制提出建議,增強各成員單位信息互通。上海市紀委監委督促運用“健康云”,為境外疫情輸入的篩查提供技術支撐,組建2批共62人的志愿者隊伍前往入境機場,協助開展24小時不間斷的入境防控工作。
“實施監督必須精準有效,既要嚴防疫情輸入的風險,也要在嚴格管控的前提下,推動暢通國際國內的客流和物流運輸,加強國際間的合作。”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王旭說。(記者 劉廷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