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消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國家天文臺研究員周又元,因病醫治無效,于2021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2歲。
據@光明日報 微博介紹,周又元,1938年7月生于上海,1960年畢業于北京大學物理系,后被分配至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任教;1991年至1995年擔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天體物理中心主任;1997年擔任中國科學院宇宙線和高能天體物理開放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副主任;200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
周又元主要從事類星體和活動星系核的研究,同時涉及宇宙學和宇宙大尺度結構等的研究。他是我國最早進行這類研究的學者之一,并創建了相應的研究團組。2018年9月25日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天體聯合會小天體命名委員會批準,將編號為第120730的小行星命名為“周又元星”。
周又元一生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嚴于律己,他曾贈言后輩: “我已經80歲了,仍然一直提醒自己要做好人,做好事。特別是從小起,我母親就這樣教育我。”
周又元是今年逝世的第五位兩院院士,也是本月離世的第二位院士。
中科院院士王綬琯于2021年1月28日晚間因病辭世,享年98歲。王綬琯院士是中國天文學界的泰斗,我國射電天文的奠基人,曾任北京天文臺臺長。他的科學貢獻主要在授時、射電天文學和LAMOST望遠鏡這三個領域。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教授沈忠厚,因病醫治無效,于2021年2月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沈忠厚是我國著名的油氣井工程技術專家、水射流專家、教育家,油氣井工程學科奠基人。
中國科學院院士、高分子物理及物理化學家、南京大學教授程镕時,因病醫治無效,于2021年2月7日在廣州逝世,享年93歲。
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數學家、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員周毓麟,因病醫治無效,于2021年3月2日在北京去世,享年98歲。周毓麟是我國核武器設計中數學研究工作早期的主要組織者和開拓者之一,為我國核武器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澎湃新聞記者 岳懷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