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受權發布)關于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
新華社北京3月13日電
關于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
——2021年3月5日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各位代表:
受國務院委托,現將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查,并請全國政協各位委員提出意見。
一、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
2020年是新中國歷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嚴峻復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沖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攬全局,保持戰略定力,準確判斷形勢,精心謀劃部署,果斷采取行動,付出艱苦努力,及時作出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決策。各地區各部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認真執行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批準的《政府工作報告》、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落實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審查意見,沉著冷靜應對風險挑戰,堅持高質量發展方向不動搖,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我國經濟運行逐季改善、逐步恢復常態,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交出一份人民滿意、世界矚目、可以載入史冊的答卷。
(一)堅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抗疫斗爭取得重大戰略成果。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嚴峻考驗,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迅速打響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用1個多月的時間初步遏制疫情蔓延勢頭,用2個月左右的時間將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個位數以內,用3個月左右的時間取得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的決定性成果,此后又有效處置多起局部地區聚集性或散發疫情。
一是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救治工作。按照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總要求,堅持全國一盤棋,迅速成立中央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向湖北派出中央指導組,充分發揮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作用,舉全國之力開展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快速阻斷本土疫情傳播。明確“四早”、“四集中”要求,費用全部由國家承擔,著力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開展聯防聯控和群防群控,各省(區、市)相繼啟動重大突發衛生事件一級響應,組織干部力量下沉抓好社區防控,引導各類社會組織、專業社會工作者和志愿服務力量依法有序參與疫情防控和社會服務。扎實做好醫療物資保障和生活必需品保供穩價工作,快速實現口罩等醫療防護物資、醫療救治設備、醫治床位從嚴重短缺到基本滿足疫情防控需要;千方百計協調解決重點物資生產核心崗位用工,保障糧油與肉禽蛋菜奶等食品的市場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多措并舉確保能源供應安全穩定,有效保障醫療廢物、廢水安全處置。注重科研攻關和臨床救治、防控實踐相協同,第一時間研發出核酸檢測試劑盒,加快有效藥物篩選和疫苗研發,國產疫苗接種正式啟動,充分發揮科技對疫情防控的支撐作用。針對境外疫情擴散蔓延,加強輸入性風險防控,做好對境外我國公民關心關愛,開辟臨時航班有序接回我國在外困難人員。
二是毫不放松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適時將全國總體防控策略調整為“外防輸入、內防反彈”,推動防控工作由應急性超常規防控向常態化防控轉變,健全及時發現、快速處置、精準管控、有效救治的常態化防控機制。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廣泛應用健康碼識別,持續提升常態化疫情防控精準性,有效保障企業正常生產和居民正常生活。面對局部點狀疫情反彈,堅持分區分級防控,有針對性調整區域疫情風險等級,及時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和大數據追蹤溯源。著力查補薄弱環節,持續提升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能力,盯緊冷鏈物流等重點行業加強防控。
圖表:專欄1 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 新華社發